首页 九客网络 正文内容

商鞅(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)

sfwfd_ve1 九客网络 2024-01-16 13:48:14 157

本文目录一览:

商鞅最终被秦惠王处死,他死得冤不冤?

秦惠文王上来,如果任由商鞅继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,只会显得自己像一个捡现成的废材,如同《战国策》中的记录:人说惠王曰:大臣太重者国危,左右太亲者身危。

秦惠文王弄死商鞅,但商鞅变法留下的东西他都没有废掉而是一如既往地执行。既然大家都了解是被冤的,应该平反。这里知常容可以明确地告诉你:不可能。我们可以再举一个例子,汉宣帝。

关于这个问题,做两个澄清:秦惠文王并没有杀死商鞅,商鞅反攻咸阳时战死;商鞅战死时,秦惠王还没有亲政;商鞅是因为造反罪被族灭,是确凿证据,是依法处置的,并非我们误认的是守旧派随意所杀。

按照商鞅自己主导制定的秦法,秦惠文王车裂商鞅有法可依、合理合法。那也,商鞅冤吗?不冤!在秦孝公去世之初,商鞅或许的确有那么点儿冤,但到后来他的一些行为是“实打实”的谋逆,定他一个谋逆罪恐怕并不冤。

商鞅那个市的人?

商鞅(约前390年—前338年),卫国(今河南安阳市内黄梁庄镇一带)人,汉族。战国时期政治家,思想家,著名法家代表人物。卫国国君的后裔,公孙氏,故称为卫鞅,又称公孙鞅,后封于商,后人称之商鞅。应秦孝公求贤令入秦,说服秦孝公变法图强。

商鞅出身于卫国公族,有学者以此推测他是卫国国都帝丘之人,但该地对应的现今地名仍存争议,主要有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 和濮阳市濮阳县两类说法。

商鞅(约前395年—前338年),汉族,卫国(今河南安阳市内黄梁庄镇一带)人。战国时期政治家、思想家,先秦法家代表人物。姬姓,卫氏。

商鞅出身于卫国公族, 有学者以此推测他是卫国国都帝丘之人,但该地对应的现今地名仍存争议,主要有安阳市内黄县和濮阳市濮阳县两类说法。

读《史记》商君列传—看司马迁眼中的商鞅

但同时司马迁也肯定商鞅变法,商鞅是我国先秦法家的杰出代表,入秦后变法有功,因而被封为商君。司马迁作《商君列传》,并将其排为列传第八,就是肯定商鞅变法所做出的功绩。

太史公曰:商君,其天资刻薄人也。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,挟持浮说,非其质矣。且所因由嬖臣,及得用,刑公子虔,欺魏将昂,不师赵良之言,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。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,与其人行事相类。

但有一点我们要明白,立法在先,商鞅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对人施加刑罚。对公子虔施加刑法,只能从正面说明秦国贵族犯法,与庶民同罪。

商鞅当时其实是表达了自己的想法的,这在《史记》里有记载。尽管司马迁不喜欢商鞅,但不喜欢归不喜欢,司马迁还是极有职业操守的。坚持“不隐恶,不虚美”,秉笔直书,堪为“信史”典范。

商鞅之死说明了什么有什么启示

1、_改革就意味着要付出代价。怕死、怕打击报复、顾前瞻后、左右想落好的人很难成为成功的改革者。商鞅虽死,但名垂青史,神一样地存在,那些杀他的人谁又会记得他们是几毛?3_改革要应势而为。

2、但是负面的启示也有 商鞅没有保护高自己,致使秦穆公死后自己没有全身而退。商鞅变法成功后得到重用,但是自己却没有急流勇退的自觉,反而不把别人放在眼里。

3、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,同时提高了综合国力。应该承认,商鞅变法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全面的基础。商鞅的变法适应历史潮流,推动了历史前进。

4、说明任何变革都会遭遇守旧势力强力阻扰。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,它可能回付出血代价。

5、但是我们也要这样想,也许商鞅的变法措施可能过于激进,这有可能是因为当时形势的需要有关的,同样的还有王安石的变法,轰动一时,但是最终还是被贬。

卫鞅和商鞅是一个人吗

1、卫鞅和商鞅是同一个人。商鞅,姬姓,公孙氏,名鞅,本命公孙鞅,因为他是战国时期的卫国人,所以又叫卫鞅。是战国时期的政治家、改革家、思想家、军事家,法家代表人物,卫国国君后代。

2、是同一个人。商鞅(约前395年—前338年),汉族,卫国(今河南安阳市内黄梁庄镇一带)人。战国时期政治家、思想家,先秦法家代表人物。姬姓,卫氏。

3、卫鞅是商鞅,入秦后被孝公封于商丘后称商鞅又称商君。

4、是同一个人。商鞅,名卫鞅,是战国时期秦国的政治家、改革家。商鞅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,如实行重农抑商、推行法治等,使得秦国经济得到发展,为秦国的统一打下了坚实基础。

5、卫鞅和商鞅是同一个人。卫鞅就是历史上人们所说的商鞅,他在战国时期是非常著名的人物。商鞅(约公元前395年——公元前338年),战国时期政治家、改革家、思想家,法家代表人物,爱国君主的后代。

6、商鞅和卫鞅是同一个人。商鞅又称卫鞅,是魏国敦楚人。他是战国时期的政治家、改革家和思想家,法家的代表人物,爱国君主的后代。商鞅协助秦孝公积极进行改革,使秦国富强,史称商鞅变法。它还颁布了严厉的法律。

文章目录
    搜索